“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时间:2019-05-30 09:35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19946


 

王中原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弹箭飞行控制理论与技术、外弹道仿真与设计理论、超高速飞行体气动烧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大量的重点预研、基金等科研项目。至今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80余篇、著作1部,先后有10多项科研项目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指导过博士生、硕士生、外国留学生等20多名,2000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先后获首届“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光华科技基金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

 

 

朱日宏

先进发射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精密光学仪器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199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997年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主要从事光学测试技术与理论、光学图像处理与压缩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项目十多项。在《光学学报》、《Optical  Engineering》、《中国激光》和《SPIE》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五十多篇。

 

 

  

陈钱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光电信息探测与处理、光电成像与显示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超高灵敏度超快速光子成像、中远红外热成像、彩色低照度成像、图像融合以及目标探测与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其它省部级科技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3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00名。

第七届国务院“光学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首届常务理事。荣获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江苏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江苏省第三届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和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总装备部某专业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长省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技术及新型推进动力装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弹箭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兵工学会火箭导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员,《弹箭与制导学报》编委。完成国防基础预研和型号研制项目20多项,编写出版著作3本,发表学术论文五千多篇;获专利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防科工委“521人才工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目前承担国家预研项目2项,国防基础研究项目1项,型号研制项目5项,年科研经费在200万元以上。

 

 

廖文和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飞机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数字化装配技术、隐身小卫星设计与试验技术、高精度数字医疗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国内知名专家。目前在飞机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数字化装配技术、隐身小卫星设计与试验技术、高精度数字医疗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二等奖7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20余名。

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获得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江苏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建国60年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提名奖,入选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然基金委工程学科组组长、国防基础科研“十二五”军工数字化专家组成员、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数据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政协委员。

 

 

  付梦印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陆用平台导航与控制的理论、方法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工作。担任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本,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荣获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一等功嘉奖、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称号,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教育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总装备部某专业组成员、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火力与指挥控制》、《导航与控制》、《光学技术》学报编委等。

 

 

  王明洋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钻地武器毁伤效应基础理论与关键防护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和军队科技重大专项等十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SCI/EI收录93篇,出版专著2部。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徐胜元

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结构复杂系统的鲁棒控制与滤波、广义系统、非线性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博士毕业论文入选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被SCI收录90篇;作为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Robust Control and Filtering  of Singular Systems》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根据SCI网络版数据库的检索结果,SCI他引2053次,近十年高被引(ESI)论文16篇,其中一篇为近两年的Hot Paper;根据Scholar Google网站的检索结果,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达629次。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同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2011年受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同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陈如山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电磁场数值计算以及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天线、电磁辐射、散射和微波信息处理、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微波毫米波器件及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工程类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数全国第一,2004年电子类SCI收录论文数全国第一,以第一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博士论文1人获2009年度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以第一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博士论文3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李  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传热传质及强化、系统热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三等奖。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第2、5完成人)、三等奖2项(第2、5完成人)。共发表SCI论文57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5篇,合作出版专著1本,授权发明专利20项。论文被SCI他引1665次,单篇最高SCI他引636次,第一作者论文单篇最高SCI他引90次。

 

 

  张建法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生物节律以及小分子核苷酸信号传导并调节哺乳动物外周器官的基因表达和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包括小分子代谢信号与肝脏疾病、糖尿病的发生联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活性微生物多糖的工业化制备以及在代谢疾病防治上的应用等。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美国ASBMB会员,美国ASPET会员。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在内的十余项科研项目。代表性论文分别发表在Nature, Endocrin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Journal of American Physiology  等国际学术杂志上。深度低体温技术申报美国发明专利,新型海洋微生物多糖Salecan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

 

 

  杨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要从事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在高维、小样本模式的特征抽取、维数约简以及鉴别分析的理论和算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在IEEE Trans. on  PAMI,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等国际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际期刊论文SCI他引3000余次,Scholar Google被引用逾7000次,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逾2500余次。

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担任以下国际SCI源学术期刊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和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的Associate Editor。

 

 

  柏连发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要从事光电探测与成像、光电信息处理、传输与显示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SCI、EI收录10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总装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等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2、第3),三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以及教学成果奖2项。获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优秀委员奖(200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2006-2010年先进个人(2011);入选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01)、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3)。任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及国际OSA期刊审稿人。

 

 

  王国平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要从事武器系统发射动力学控制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合作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探索重大项目、国防973项目子课题、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名第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3、第5),省部级科学技术一、二等奖8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11)、江苏省“333工程”突出贡献奖(2011),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