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一】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院长曾海波

时间:2020-05-11 10:16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10627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接续奋斗的新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党委宣传部现策划推出“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邀请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对本单位落实年度主要工作、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具体举措作深度解读,从而充分体现各学院如何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记者:结合学校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请谈一谈今年学院的整体工作计划安排。

曾海波:2020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决胜年,学院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和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院事业发展,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党建工作等方面切实提出有利于学院快速发展的工作计划,发挥特长、补齐短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应有的力量。

人才培养水平是学院发展之本。2020年学院将通过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立项推进实践教学水平和成效等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提升是学院发展之纲。2020年学院将持续推进学科三大培育工程,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制定“内提内涵,外延协同”的学科协同发展方案,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排名大幅度进位,提升材料学科建设治理体系。

科研及平台质量是学院发展之基。2020年学院将加强过程组织,提升重大项目承担能力和科技获奖质量,推进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协同推进目标探测国防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提升材料测试中心管理,进一步夯实“军民融合”发展特色。

师资水平是学院发展之核。2020年学院将建立“多渠道”人才引进体系,提升人才培育特色与高度;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人才蓄水池体制,对于列入计划的后备领军人才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空间资源上的支持保障。

党建引领是学院发展之魂。2020年学院将通过不断深刻学习领会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内修基础和规范,外显特色和亮点。重点做好立德树人和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实施“党旗领航工程”,发挥组织育人功能,激发党建创新活力;通过实施“青蓝成长工程”,精准引育杰出人才,打造青年人才高地;通过实施“文化润德工程”,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凝聚成长发展共识。


记者:处在全力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关键起步阶段,请谈一谈如何统筹推进防疫工作与学院的改革发展。

曾海波:现阶段,疫情防控和学院发展齐同并进非常重要,学院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把学院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按照时间表严格推进2020年的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坚持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守土有责”,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与学院事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党建引领,做防疫力量“先锋队”。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文件指导部署学院防控工作,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及时总结,撰写防疫工作每日简报,机关管理人员主动报名“兰杉先锋突击队”下沉一线承担阻击任务。

宣传动员,构建群防群治“新格局”。我在疫情初期就给学院全体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安抚学生情绪,鼓励学生做好线上学习,同时辅导员组织云端年级大会、云班会,各党支部通过线上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院每天向全体师生线上推送疫情防控信息。

排查管控,筑牢战“疫”一线“防火墙”。学院在疫情初期就果断实行实验室封闭管理,所有到校老师均严格执行“两查一测一登记”,日常通过“线上+线下”网格化报送与反馈信息。

主动作为,下好开学复工“先手棋”。通过为境外师生邮寄口罩等防疫物资、专项资助受疫情影响的36名困难学生给师生送去温暖。认真贯彻“停课不停教、停课停学”的工作要求,有序开展网络教学工作,云端开题、答辩工作全面完成。通过多次线上、线下会议深入研讨学院发展计划,明确每一项计划的实施措施、预期目标、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定期会议沟通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推行。


记者:结合“十三五”以来学院发展情况,请谈一谈“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思路。

曾海波:“十三五”期间,学院办学能力整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国家级人才、国家级学生实践获奖、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了跨越性突破,但在人才培养、领军人才、服务国家与行业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对于“十四五”,学院将持续秉承红色基因,践行报国初心,把握教育与科技大变局中的机遇,深刻领会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从解决痛点问题与达成一流目标两个维度,科学制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总体上,学院“十四五”发展思路可以归纳为“育人为本,特色引领,内外协同”。将进一步提升对育人使命的履行能力,以“军工文化、创新精神”立德树人,培养“红专并进”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将进一步以卓越的文化品位和科技成果夯实学科特色,用“原始创新”解决下一代陆战平台等“陆海空天信”军民关键材料及装备问题,并将学科内涵贯穿于学院办学各个方面,合力打响南理工材料品牌;将进一步提升国内外与院内外协作能力,发挥材料学科的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强的优势,提升人才培养、标志性成果、国际交流与声誉等办学维度的广度与高度。

对应于发展思路,学院将把达成近期目标和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制定一系列促进发展的举措,其核心是夯实学科特色,提升育人能力与成效,贡献标志性科技成果,主要体现为“三大培育工程”,具体如下:

实施学科高峰方向与标志性成果培育工程。以省部级一等奖与国家二等奖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形成为牵引,从“学科优势方向-高水平团队-高精尖平台”三要素进行联动建设,强化特种金属材料、智能加工技术、瞬/稳态高能材料、成像显示材料与器件等四大学科方向的优势,夯实“服务国防、军民融合、前沿引领”特色鲜明的材料学科方向高峰体系。

实施学科新兴方向和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制定学院师资队伍总体发展规划,建立多渠道引进机制,设立人才蓄水池,探索制定分类引进标准,以国际化人才引进及培养为重点,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对于列入计划的后备领军人才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及空间资源等方面的发展保障。扶持与学科优势方向交叉的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方向,与高层次青年人才培育相结合,促进学科新生力量的快速高质量发展,为材料学科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实施学科育人与一流本科培育工程。加强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基本使命的履行,激发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热情,提升课程、教材、教改工作质量,培育国家级金课、规划教材、学生竞赛获奖及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等成果的产生。结合海外学术伙伴培育计划,拓宽学生的培养视野,增强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竞争力。

展望未来,到“十四五”末,学院将通过特色内涵引领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成效提升,完成学院学科内涵、贡献度、影响力的突破性跨越,形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学院良性发展生态,提升标志性的办学水平和成果,力争进入全国材料学科第一方阵,根据学校战略安排,冲击特色一流材料学科。


院长简介:

曾海波,1977年4月生,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材料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创始人。

长期从事纳米光电(显示、成像、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聚焦新一代超高清及柔性显示需求,发展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室温合成方法及其发光器件体系、氧化锌蓝色发光机理、锑烯二维电子材料,相应代表作单篇引用分别超过1000、1300、1300、1000次,被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专题评论为“first”、“initiated”、“opened”。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他引25000余次,H因子80。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照明学会LED首创奖金奖。

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提出“红专并进”创新人才“宽厚相济、多元实践”培养模式,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培养学生当选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共青团十八大代表,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创青春金奖、青少年科技奖、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