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十二】专访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陈雄

时间:2020-05-11 10:22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13923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接续奋斗的新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党委宣传部现策划推出“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邀请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对本单位落实年度主要工作、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具体举措作深度解读,从而充分体现各学院如何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全力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结合学校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请谈一谈今年学院的整体工作计划安排。

陈雄:2020年,机械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按照学校年度工作布置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质量兴院、特色立院、学科强院、文化荣院”的目标,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防科技重大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加强科研组织,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的融合,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学院,为学校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流党建引领——党业融合。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质量为重点,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强化政治担当,勇于解放思想,聚焦主责主业,引领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流人才培养——立德树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教师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度。调整绩效津贴制度,促进教师尤其是大师、名师全身心投入本科生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组建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培育教学成果。推进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行师德师风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开展学生成才观教育,完善学业指导体系;策划开展“军工文化节”,举办系列军工特色活动,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一流学科建设——以评促建。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方向凝练与拓展、高水平团队组建与培育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具有南理工特色的学科方向,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新型学科建设与资源投入新机制。促进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四个学科融合发展,确保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中,保持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国内的头雁地位。

一流师资队伍——引育结合。强化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院原始创新能力。以绩效津贴、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制度为指挥棒,强化团队建设,引导教师进团队、进平台。加强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持续推进学院“青年人才拔尖计划”,从科研条件、学科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以事业引人、事业留人。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团队引人,帮助青年才俊融入团队、组建队伍,打造一流师资成长环境。

一流科学研究——强化产出。统筹组织梳理十三五科研成果,加强成果鉴定;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凝练重点科研方向,以开展一流科学研究,产出一流成果为目标切实做好十四五科研规划。在重视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以强化产出为导向,通过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多渠道、多举措充分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和鼓励教师融入大团队,加强行业领军科研团队建设,加大对科研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支持和鼓励。做实、做活、做精现有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落实科研平台考核制度,提高平台设备利用率和共享度;整合校内外资源,多方位筹建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平台,重点争取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申建实现较大突破。

一流交流合作-开放合作。积极推进现有2个国家级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工作,提高学科创新能力,提升学术水平。办好机械工程与力学国际会议、第二届增材制造前沿技术国际会议,推动学院教师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宜,为学科专业国际化认证奠定基础,扩大学科国际影响力。


记者:处在全力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关键起步阶段,请谈一谈如何统筹推进防疫工作与学院的改革发展。

陈雄:面对疫情不断变化的形势,机械工程学院始终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积极做好师生关怀,有序推动科研教学逐步恢复,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各项教学科研秩序,全力争取实现“双胜利”,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做出自己的贡献。

及时部署落实,强化领导力做到守土尽责。疫情期间,机械学院领导全部留守南京,系统安排、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工作。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制定《学院疫情防控处置预案》和《工作责任制度》,压实领导干部和各类人员防控责任。

讲政策严纪律,强化督查力做到纪律严明。及时撰写《致机械工程学院全体学生的倡议书》,送关怀、讲政策、严纪律。加强与研究生导师的通力合作,坚决落实“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返校”的规定。对个别私自返校、隐瞒个人信息学生给予严肃处理。学院认真组织督查工作,压实督查责任,经常性对上报数据、进入登记等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返校的硕士毕业生、博士研究生在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工作的基础上,专题开展《珍惜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从疫情防控谈增强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建研究生党员工作组,开展为学生服务保障活动,确保平稳有序。

精准把握信息,强化执行力做到信息精准。严格落实每日报送制度、返宁返校审批制度,为了确保全院4388名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学院针对人数多、层次复杂、防控压力大的特点,通过建立信息网格化管理机制,尽最大努力确保信息上报及时、数据准确。

多举慰问关怀,强化关怀力做到重点突出。坚持人文化关心关爱关怀,学院关心疫区和国外留学师生,以及学院名师。院领导亲自与他们电话微信交流,关心他们身心健康和实际困难。坚持人文化关心关爱关怀,与湖北、温州等疫区学生加强联系联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给予心理疏导,送去温暖,给予疫区和困难学生补助,确保线上学习无人掉队。

全员参与防控,强化凝聚力做到全员抗疫。教师积极主动配合:学科带头人马大为教授,因春节当天与发热病人接触过,虽然对方后确诊不是新冠病人,但马大为教授主动配合进行疫情隔离,体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的风范和老党员的担当。学院姚文进副院长带领赵灵、宋卓然、梁华等机关人员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兰杉先锋突击队”。广大师生党员踊跃捐款,共捐款152841元,为学校捐款最多的单位。

教师积极开发防疫产品。钟汉贵老师面对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加班加点,设计开发了高流量鼻导管和病毒隔离正压氧疗头罩,产品已试制成功。

学生主动参加当地防疫志愿服务活动,展现我校学生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同时,在疫情期间,全院师生积极配合、全员参与,有序的推进学院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一是教学方面,学院坚持停学不停课的理念,在线为本科生开设了149门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31门课程,为7000多名学生授课,332名硕士生完成在线答辩。二是科研工作方面,积极推进各类项目指南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组织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预评审工作。三是学生就业方面,学院线上开展家长和毕业生就业再动员、加强就业技能技巧培训、组建就业服务先锋队、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宣讲,竭尽所能推进就业工作。


记者:结合“十三五”以来学院发展情况,请谈一谈“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思路。

陈雄:经过“十三五”期间高质量的建设,学院办学实力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和国际交流等六大方面均得到了稳步提升,特色更加鲜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

“十四五”学院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学院发展主责主业,凝心聚力,促进学院向政治素质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专业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学研究一流、国际交流一流的世界一流学院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铸强院之魂。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中心工作快速发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主责主业,凝心聚力,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内生动力和创新潜力,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互通互联,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核心工作相融合。

聚焦人才培养——立强院之本。聚焦立德树人,构建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军工文化为根、军民融合为特色构建“军工引领、兵器智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弘扬“忠诚·奉献”,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兵工元素课程思政,打造五类金课立体化教学资源;以全国武器创新设计大赛等特色大赛为牵引,建立兵器“智”造创新实践能力平台;促进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互补共赢培养生态圈;完善持续改进闭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内化全面发展质量文化内涵,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高地。

优化学科建设——扬强院之势。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特色鲜明一流学科发展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对标世界一流,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科面向,充分发挥兵器学科“头雁”效应,引领四个学科协同发展,形成一体化;聚焦国家战略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以学科布局优化调整为契机,梳理凝练学科方向,服务学校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作用。

创新科学研究——固强院之基。巩固国防特色基础,实施一流科研水平提升工程。瞄准国际前沿,结合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持续深化和拓展学科内涵,注重交叉融合创新,产出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全方位支持和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军民深度融合,抢占学科前沿高地,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着力提高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培育几支引领学科发展前沿方向的创新群体,建设国际领先的兵器与装备学科综合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深化师资引培——聚强院之力。追求卓越,实施一流人才队伍引培工程,激发学院创新之源。引培结合,力争新增全职院士、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强化团队建设,大师引领,评聘激励,引导教师进入大团队、大平台;加强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事业引人、事业留人;加大对优秀博士的吸引力度,使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人才聚集的平台,为培养、吸引、使用高层次优秀人才开辟新的途径。

强化交流合作——引强院之智。增强学术交流,打造一流学术交流平台。内外联动,打造全球交流合作特区。对内进一步发挥行业领军地位,加强与国内相关行业科研院所、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全面提升行业影响力。对外充分利用国家级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多元并举发力,构筑“一带一路”国际学术合作高端平台,围绕增材制造和智能机电系统特色,引智高端人才,提高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向欧美国家发展,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万众一心抗疫情,机械工程学院将在学校党委和行政正确领导下,脚踏实地做好2020年度各项工作,重点打造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勇担“头雁”地位,唯实、献身,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学院!


院长简介:

陈雄,1977年4月生,工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加拿大McMaster(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飞行器总体与先进推进动力技术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曾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评江苏省精品课程1门,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4部。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6项,本科生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