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十三】专访理学院院长陆健

时间:2020-05-11 10:22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11104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接续奋斗的新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党委宣传部现策划推出“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邀请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对本单位落实年度主要工作、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具体举措作深度解读,从而充分体现各学院如何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记者:结合学校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请谈一谈今年学院的整体工作计划安排。

陆健:2020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描绘“十四五”规划蓝图的布局之年,是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的关键之年,理学院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和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进学院事业发展,在夯实党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特色,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理学院应有的力量。

将夯实党建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核心。2020年,学院党委将以党建工作品牌引领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以先进师德典型引领“三全育人”氛围全面形成,推动党建与学院各方面工作深度融合。

将人才培养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2020年,学院将瞄准国家质量工程,做好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探索理工融合,做好拔尖人才培养;提升本科生升学率,做好人才培养精英化;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将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作为学院发展的关键。2020年,学院将发挥多学科优势,在巩固现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瞄准国际前沿和热点,组建大的跨学科团队,为争取大项目、获得高层次科研奖励奠定基础,力争数学、物理学科的ESI排名提升5%以上。

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保障。2020年,学院将通过实施高端师资倍增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以制度建设为牵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实施名师培育计划,打造高层次青年教授群体,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为平台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

将数学、物理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重点任务。2020年,学院将加大对提升理科水平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落实数学省重点学科建设验收准备工作和物理学博士学位点的申报任务;在队伍建设、高水平论文、国际会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数学、物理学两学科早日进入ESI前1%奠定基础。

将教育国际化作为学院发展的新抓手。2020年,学院将依托海外学术伙伴和有实质合作的国外高校资源,提高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本科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海外高水平中青年人才的引进,并以此为纽带开创国际合作新局面。

  

记者:处在全力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关键起步阶段,请谈一谈如何统筹推进防疫工作与学院的改革发展。

陆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各级领导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学院党委以师生党支部为基层战斗堡垒,凝聚师生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样板支部—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利用腾讯会议平台上专题“云党课”,双带头人样板支部——徐慧玲支部书记工作室每周两次开展“倾听你的声音——2020疫情期间‘云谈心’党员服务”活动。样板支部—机关支部青年党员积极报名参加学校“兰杉先锋突击队”。

主动作为,层层落实,筑牢疫情防线。利用微信群、QQ群向全体师生传达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严纪律明规矩、稳情绪强信心;对师生的行程变化做到每日点对点摸排到位、报告到位;每日提醒全体教职工如实向“理”报平安。

坚持“三个全面、打好三战、把好三关”,全力做好疫情期间教学工作。成立延期返校“线上教学工作组”,发布系列文件通知,开展课程群建设。目前共开182门本科生课程、92门研究生课程,实现课程、教师、学生的全覆盖。利用网络平台,圆满完成2017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答辩。

服务保障,助力学术研究不停产。学院积极组织,广泛动员,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国家基金54项,省基金25项,准备第五轮学科评估迎评,组织物理学科博士点申报。

“疫”线育人云助力,凝心聚智担使命。采取“云管理”“云课堂”“云服务”“云教育”系列措施,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实施,细致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确保思政教育不断线。


记者:结合“十三五”以来学院发展情况,请谈一谈“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思路。

陆健:“十三五”期间,学院办学能力整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在领军人才、平台建设、特色理科等方面还亟待加强。

理学院“十四五”发展定位: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相适应,理学学科发展能够在学校长远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确保学校精英人才培养的数学、物理和力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同时,继续加强理学学科发展,努力支撑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加强数学学科和物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在2025年建设成党建工作全国领先、学科专业先进、基础科研能力强、师资队伍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好、国际学术交流多的研究型强院。

理学院“十四五”发展思路: 

师资队伍建设是龙头。努力改进队伍年龄结构、海外学缘、职称结构、拔尖人才比例,力争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比例达到80%。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工程, 为新进教师配备学术和教学导师,建立青年骨干教师发展档案,有计划培育校级、省级、国家级人才计划后备人选。争取35岁以下的青年教授和副教授比例名列学校前列。

学科方向建设是根本任务。物理学学科凝炼3个新的发展方向:能源与微结构物理、超快飞秒激光物理、微纳光子与量子调控应用。数学学科凝炼3个新的发展方向:非线性分析与几何分析、智能优化与控制理论、大数据分析与高性能计算。

平台建设是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落实学校有关学科方向、科研项目、发展平台的相互关系,促进学科良性发展。确立发展方向,在项目申请、新教师引进、资源配置上优先保证。确保人员进团队,项目符合发展方向,设备进平台。

体制机制和改革发展是保障。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团队的组织、考核和奖励作用。形成教学系(中心)和教学科研团队的分层联动管理机制。在重点方向和重点课程设置重点岗位;设置青年教授岗位,在岗位职责和考核方式上设立特区;加大高水平论文、高层次项目、高层次人才计划的激励,加大对指导高水平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优良成绩的激励。 

 

院长简介: 

陆健,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院长,江苏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市激光与光电子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瞬态测试技术研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出版了两本专著,其中《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物理学》被列入“全国高技术激光技术领域重点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