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时间:2018-05-28 20:21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25027

一、专业介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来自于光电技术系,其前身是军用夜视专业,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1972年成立独立的光电成像技术专业,并开始招生,1998年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下分微电子和光电子两个专业方向。2011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始单独招收本科生,2014年加入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大类统一招生。本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微电子学科学与工程专业融合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微纳机电系统、光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和器件等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以半导体材料和工艺为基础,以微纳电子器件为主导,面向产业应用,密切结合电子和信息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潮流,强调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可进入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等工作,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半导体工艺和设计、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需求,能够应对世界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挑战,胜任未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技术研发、科学研究、工程管理或研究生深造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1)具有适应现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物理、专业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能够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活动中提供系统性方案;

2)具有在不确定环境下创新性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3)具有工程伦理道德,在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5)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毕业生能力和学分要求

1.毕业生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集成电路和其它微电子器件相关的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里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够掌握和应用解决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1.2:能够掌握和应用解决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

1.3:能够掌握和应用解决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微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1.4:能够掌握和应用解决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电子学基础知识;

1.5:能够掌握和应用解决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表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

2.2: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影响因素,识别和判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3:能够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问题建立正确的数理模型并求解;

2.4:能够利用文献辅助,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微电子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根据复杂工程问题需求,分析约束条件,确定解决方案;

3.2:能够针对特定约束条件,确定系统(或元件)的设计参数,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3:能够综合考虑经济、法律、安全、健康、文化、环境、伦理等因素优化方案、参数。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各类物理现象、材料特性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电子)元件、结构、装置、系统制定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

4.4:能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运用计算机、工程图像软件等技术手段,表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中的设计问题;

5.2:能够选择、使用精密微电子仪器仪表观察分析微电子系统(或元件)性能;

5.3:能够利用现代工具和仿真软件模拟与分析微电子技术和系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4:能熟练运用各类搜索工具搜索网络信息及图书馆等数据库系统;获取、跟踪、分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动态。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相关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

6.2:能够熟悉国家对微电子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的管理体系;

6.3:能够识别,评价和分析微电子工程行业产品、技术、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微电子技术和系统发展历史和趋势,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7.2: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7.3:能在解决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中,综合考虑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诚信守则、坚持正义,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8.2:了解世界,了解国情,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8.3: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微电子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并且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在不同背景下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团队成员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9.2:能够在不同背景下的团队中做好自己承担的角色,并能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

9.3:能够在不同背景下理解一个多角色团队中每个角色对于整个团队环境和目标的意义。

10)沟通:能够就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通过口头、书面、图表、工程图纸等方式就微电子技术与系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3: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前沿热点。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掌握管理及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11.2:能够将管理原理、技术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微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工艺流程优化等过程。

12)终身学习: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3: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适应发展。

2.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修读学分

备注

通识教育课

必修

38

学科教育课

必修

37

专业基础课

必修

72.5

专业选修课

选修

12

从本专业开出的24门课程(53学分)中

选修12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

选修

8

从学校开出的课程中选修8学分;其中,
 
人文与艺术类≥2
 
经济与社会类≥1
 
创新与创业类≥1

毕业总学分

167.5

另需取得4个素质发展学分,方可毕业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交叉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光电科学与工程

六、专业核心课程

半导体技术导论、固体物理导论、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集成电路器件、微电子器件基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应用、微电子工艺与化学技术基础、薄膜工艺与半导体表征技术、光电子技术基础。

七、主要集中实践环节

金属工艺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路综合实验、电子线路综合实验、模拟电子线路EDA设计、数字系统综合设计、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综合实验、光电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综合实验、集成电路设计综合实验、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