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时间:2019-05-30 09:31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15177

  

  陈如山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电磁场数值计算以及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天线、电磁辐射、散射和微波信息处理、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微波毫米波器件及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工程类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数全国第一,2004年电子类SCI收录论文数全国第一,以第一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博士论文1人获2009年度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以第一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博士论文3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徐胜元

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结构复杂系统的鲁棒控制与滤波、广义系统、非线性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博士毕业论文入选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被SCI收录90篇;作为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Robust Control and Filtering  of Singular Systems》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根据SCI网络版数据库的检索结果,SCI他引2053次,近十年高被引(ESI)论文16篇,其中一篇为近两年的Hot Paper;根据Scholar Google网站的检索结果,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达629次。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同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同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受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同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王明洋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钻地武器毁伤效应基础理论与关键防护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和军队科技重大专项等十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SCI/EI收录93篇,出版专著2部。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杨  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在高维、小样本模式的特征抽取、维数约简以及鉴别分析的理论和算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在IEEE Trans. on  PAMI,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等国际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际期刊论文SCI他引3000余次,Scholar Google被引用逾7000次,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逾2500余次。

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担任以下国际SCI源学术期刊IEEE Trans.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和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的Associate Editor。

 

  车文荃

教育实验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天线、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IEEE MTT 会员,中国兵工学会会员,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年获德国“洪堡学者”,2008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09年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归国留学人才”,2012年入选首批“南京市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人事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及横向项目多项。目前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100篇,SCI收录7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


 李  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传热传质及强化、系统热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0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三等奖。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第2、5完成人)、三等奖2项(第2、5完成人)。共发表SCI论文57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5篇,合作出版专著1本,授权发明专利20项。论文被SCI他引1665次,单篇最高SCI他引636次,第一作者论文单篇最高SCI他引90次。

 

  赵永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块体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结构表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变形机理,相变规律以及应用的基础研究工作。2008年和2009年分别获国际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的Top Reviewer称号,2009年获上海市东方学者客座教授,2010获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1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同年还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和江苏省“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并且于2011年和2012年两年度被《美国名人录》收录。

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文章90余篇,包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1篇、NatureMaterials1篇、AdvancedMaterials8篇、PhysicalReviewLetters2篇;论文被他引2000余次,Hindex=33,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际学术会议摘要110余篇,包括4次大会特邀报告和20余次邀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