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七】专访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李健生

时间:2020-05-11 10:19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8458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接续奋斗的新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党委宣传部现策划推出“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邀请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对本单位落实年度主要工作、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具体举措作深度解读,从而充分体现各学院如何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记者:结合学校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请谈一谈今年学院的整体工作计划安排。

李健生: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而言,其特殊意义还在于是学院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在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起步之年,学院的年度工作将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国际交流、党建工作等方面展开,致力破解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难题,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坚持党委领导核心,凝聚发展合力。深刻领会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培养创新人才。将学校军工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科教融合、系所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满足新形势下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紧抓学科发展机遇,彰显学科特色。紧抓主干学科列入学校“1+3+6+N”引领学科建设计划的发展机遇,强化整体设计;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契机,凝练标志性成果,彰显学科在国防和化工污染控制领域特色。

激发师生创新活力,促进科研突破。充分发挥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学术论文的不断涌现;开展有组织的项目申报和成果总结,拓宽项目申请渠道,争取在重大项目和科技获奖方面有所突破。

构建一流师资队伍,加强团队建设。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选育学科方向带头人、完善基层学术组织、组建研究团队等举措,促进拔尖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和迅速成长。

推进公共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以学院新大楼启用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启动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提升现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运转效能,推进院级公用平台建设。

深化国际合作层次,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国际化学缘优势,继续加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培育,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优势,引导和激励师生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记者:处在全力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的关键起步阶段,请谈一谈如何统筹推进防疫工作与学院改革发展。

李健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贯彻落实国家、部委及学校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的同时,稳步推进学院各项中心工作有序开展,极力做到疫情防控及学院发展两不误,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上级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及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通过组建微信工作群,召开视频会议,开展防疫培训等方式,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紧迫的工作任务、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落细。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正面舆论引导,保障师生安全。学院通过集中学习、建立抗“疫”专栏、面向全院师生开展“身边的战‘疫’,抗疫作品征集活动”、 开设网络“青年大学习”“信仰公开课”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传递榜样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做好楼宇管控工作,筑牢校园防控安全线。学院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实施动态监测,每日更新师生信息台账,对疫区、风险区及境外师生予以密切关注,并给予人文关怀;同时制定实验室值班值守、巡检工作方案,做好楼宇进出测温、登记等工作,确保师生在校安全。

做好学院中心工作,有效推进学院各项事务有序开展。学院及时制定疫情期间教学方案,开展线上教学,共开设线上本科生理论课程23门,研究生课程20门;完成了2017级68名硕士毕业生线上答辩工作;积极做好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及校内评审工作,完成了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1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积极筹备第五轮学科评估、全面强化升学就业举措、认真组织人才引进面试,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记者:结合“十三五”以来学院发展情况,请谈一谈“十四五”规划整体思路。

李健生:“十三五”期间,学院各项核心办学指标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国家“四青”人才、高质量论文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在高层次成果奖励、领军人才及重大科研项目上仍存在不足。

关于“十四五”规划,学院将围绕 “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研究型学院” 的定位,放眼国际/国内坐标体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结合现有优势与特色,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科学制定学院发展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整体思路:围绕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研究型学院定位,以为学校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日益增长的不可或缺贡献为担当,围绕立德树人宗旨,充分发挥学科的龙头作用、学者的核心作用和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办学实力。

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学院拟实施以下“四项计划”:

学科实力提升计划。以国内外坐标体系中学科排名提升为牵引,遵循“四进连线”学科建设路径,按照“立足特色、聚焦前沿、重点突破”的思路,强化国防及化工污染控制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培育与优势方向交叉的新兴方向,促进显性成果产出,提升学科实力。

一流师资引育计划。依托学科特色优势方向和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大一流师资引进、培育和托举力度,关注中青年教师成长,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力争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突破,形成一支支撑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流师资队伍。

科研水平提升计划。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和重大原创学术成果产出为导向,以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抓手,着力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完善科研育人评价机制,有效提升学院科研创新能力与水平,促进高层次奖励及重大原创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牢守为党育英才的初心,探索科教融合、系所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促进优秀科研成果进课堂,结合优质资源引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

到“十四五”末,学院的学科实力更加突出,国内外声誉明显提升,汇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建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学校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日益增长的不可或缺贡献。


院长简介:

李健生,1969年9月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致力于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领域的分离、吸附、催化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66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 Mater., 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 J. Membrane Sci.等十余篇代表性研究论文以及Chem. Soc. Rev.和Chem综述论文,6篇内封面(底)论文,7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论文。SCI引用5200余次,H因子38。授权美国专利1件,国家发明专利11件。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指导的本科生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硕士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2项、博士研究生获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届工新创新奖学金特等奖1项、高廷耀环保科技发展基金会“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2项、“南京大学全兴环境基金优秀学子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