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十一】专访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戚湧

时间:2020-05-11 10:22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10820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接续奋斗的新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党委宣传部现策划推出“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邀请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对本单位落实年度主要工作、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具体举措作深度解读,从而充分体现各学院如何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记者:结合学校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请谈一谈今年学院的整体工作计划安排。

戚湧:2020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20)》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学院将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年度工作布置会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求,融入“两个强国”发展大局,服务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再出发,深化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产出,强化智库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强质量建设,提高服务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水平,为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争创国内一流知识产权学院。

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委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加强理论学习,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担当作为意识,提高服务师生的意识和水平。

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院安全稳定。强化疫情防控,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紧抓中心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院中心工作开展,通过线上教学、视频会议等方式,确保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正常进行。

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夯实专业建设基础。提升学科质量,知识产权管理学科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有效融入“1+3+6”学校重点学科体系;法学学科对标专项评估要求,加快提高建设水平。夯实专业基础,启动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制定争创江苏省、国家一流法学专业的建设方案;完善“3+1+2”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控;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确保实验室建设取得实效。

强化平台建设,提高教学科研产出质量。激发平台活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水平,争取更高层次的成果产出。发挥智库优势,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军民融合发展”等战略需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工业互联网等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组织跨学科综合研究,扩大学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力。

拓展教师发展平台,加快师资引进和培养。加强高端师资引进,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重视学院师资培养,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推进学院名师工作坊建设;扩大硕士生导师专兼职队伍规模;实行教师“一人一策”培养计划,发挥教师潜力,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握抗疫育人契机,从爱国主义、生命安全、社会责任、规则规范和爱与感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优化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学生骨干选拔机制和培养机制创新。注重优良学风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学术竞赛活动;积极选培学生优秀典型;开展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争取保持50%以上升学率;加强就业引导,确保完成年度就业率。

加大TISC建设力度,提升对外合作交流能力。按照国家和省、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求,持续推进专利检索分析、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各项工作开展。继续举办金陵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学院对外交流能力。

集聚共建各方资源,提高学院服务质量和水平。争取理事单位支持,持续保持与共建三方的良好沟通汇报,争取更多发展资源。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工作层次和水平,完善分层分类分岗位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体系,建成“培训体系全、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的全国一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

优化管理机制,提高学院治理水平。抓好顶层设计工作,落实学校“院办校”办学思路,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把准方向。科学编制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发起成立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联盟,研究论证长三角/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建设方案。优化学院治理体系,落实“点—线—面—体”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全面优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创新、师资队伍、开放办学、学院治理”六大办学体系,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国内一流知识产权学院。


记者:处在全力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关键起步阶段,请谈一谈如何统筹推进防疫工作与学院的改革发展。

戚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知识产权学院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和学校防控疫情有关通知要求,并结合学院实际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师生身体健康。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研究部署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学院领导班子专门向学院湖北籍教师及其亲属发去慰问,并安排专人与在武汉地区的师生保持密切联系。学院领导带头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工作,机关党员同志积极参加学校“兰杉先锋突击队”志愿服务。

学院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学校防疫要求。制定《知识产权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出台一系列防疫工作文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中心工作开展。通过电话通知和学院微信群、系主任群、支部书记群等形式,及时传达、统计、反馈各类通知、信息、数据等,确保全员覆盖无遗漏。学院严格执行每日报告和进校审批等制度,准确掌握师生动态去向和身体状况。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心理安抚工作,保障学生返校、离校安全有序。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督促导师对研究生学业和思想双方面的指导。每日进行办公场所消杀,加强门禁管理,做好进出人员的测温和登记。

统筹推进防疫工作和学院改革发展。疫情防控期间,学院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没有放松学院中心工作,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研讨学院和各二级机构年度重点工作,及时形成《知识产权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和《2020年工作计划推进书》,并按步骤逐项推进。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的线上教学工作,制订网络教学应急方案,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学院教师踊跃开展各类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科研平台的申报、过程管理等工作。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根据江苏省相关通知要求,学院向省智库办报送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赋能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和“关于推进区块链技术与我省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及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得到省领导批示。学院紧抓升学、就业工作,制定开展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方案,加强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专利中心克服困难,采用多种途径切实帮助学校科研团队和师生做好专利申请和服务工作。


记者:结合“十三五”以来学院发展情况,请谈一谈“十四五”规划整体思路。

戚湧“十三五”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共建三方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知识产权学院紧紧把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以知识产权强国和强省建设为己任,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获批全国首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工信部和江苏省高校唯一,全国七家之一),先后荣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江苏发展研究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励。但学院在建设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规模较小、高层次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相对较少、学科专业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方面。

党委书记张骏调研学院工作

校长付梦印出席学院理事会会议并颁发专家聘书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学院将以建设国内一流知识产权学院为 “十四五”发展目标,以建设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知识产权战略高层次研究基地、国防知识产权国家级研究基地、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基地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支撑,适应国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需求,积极融入工信部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发展大局,主动服务知识产权强国、知识产权强省、长三角一体化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动知识产权学院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

强化质量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式发展。学科建设将聚焦“两个强国”建设及军民融合、人工智能等发展趋势,推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与工科的有机融合;做好法学一级学科建设推进工作;组织论证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博士点;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管理体系。论证申报和培育建设知识产权与新工科、新文科融合的品牌专业;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课程体系中法学、知识产权课程与相关工科课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的融合度;论证申报增设知识产权专业。狠抓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生源、教学、论文、发展多维度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建设,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加强江苏省知识产权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水平。

融入国家和行业发展大局,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科学研究主动融入国家和行业战略发展大局,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争取开展跨学院、跨学科科研合作,为国家、工信部和江苏省知识产权事业做好智力支持;论证建设工信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江苏省体育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基层学术组织,构建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加强学科融合,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发表知识产权、法学、管理学等方面高水平论文;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争取高层次科研奖励,培育和申报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人文社科奖,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水平和质量。

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构建一流师资队伍。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博士师资培训班,打通校内教职工进入知识产权学院担任师资的通道。吸引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水平师资和博士后加入学院师资队伍;引进和培养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聘请知名知识产权实务人才担任学院兼职师资,构建一支复合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学院“名师工作坊”建设,培育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行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完善绩效津贴发放办法,提高教职工待遇。通过改革,激励青年教师成长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骨干人才,打造若干个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名师、骨干教师和后备力量的教师梯队,并带动学院教师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推进管理创新,构建高水平学术组织。发起成立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联盟,研究论证长三角/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构建知识产权学院现代化治理体系,激发基层组织的学术活力和效益。梳理学院与内设机构、基层组织的关系,整合人力资源、平台资源和物质资源,构建科学完善的学院二级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按照整体优化、重心下移的原则,强化组织内部建设,发挥教师在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基层学术组织运行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学院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团结、包容、多元、和谐的学院文化。

拓宽交流合作渠道,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师生国际化水平,鼓励教师和学生赴境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访学和深造;增加3个月以上学生国际交流的规模;探索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路径。加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建设,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积极构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沟通联系机制,力争选派教师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挂职。打造金陵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的学术品牌,以高水平学术会议为平台,提高学院影响力。

以合作服务争取资源,扩大学院影响力和号召力。加强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组织发表一批实用、有效的决策咨询报告和资政建议;强化与智库研究相关的专题数据库、资料库和网站的建设;构筑知识产权智库人才高地,汇聚、培养一批高层次智库专家。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主动服务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及科技企业、园区。围绕行业紧缺的知识产权运营人才、信息检索复合型人才以及军民融合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训项目,加强培训工作的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建成体系完善、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的全国一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优化专利中心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及业务范围,提供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代理、战略规划、挖掘布局、风险预警、尽职调查、培训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提升专利代理服务的质量和层次。


院长简介:

戚湧,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智能交通信息感知与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专家组成员,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荣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入选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江苏省“十佳”双创名师和“十佳”双创课程,指导研究生荣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从事知识产权与创新管理、智能交通等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SSCI、CSSCI收录90余篇。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创新奖以及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30余项。在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工信部《工业通信业财经动态》、江苏省委《动态研究与对策建议》等发表决策咨询建议20余篇,近10篇获得中央和省领导批示。申请PCT专利3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软件著作权10余项,牵头制订技术标准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