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

时间:2023-06-22 10:29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10652

王中原

王中原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19885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长期从事新型弹箭弹道理论与技术、弹箭飞行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获国防发明专利26件,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奖项20多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先后有10多项科研项目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指导过博士生、硕士生、外国留学生等20多名,2000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获首届“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光华科技基金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


陈  钱

陈钱  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阴校区执行校长。第七届国务院“光学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光电信息探测与处理、光电成像与显示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超高灵敏度超快速光子成像、中远红外热成像、彩色低照度成像、图像融合以及目标探测与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0项、PCT国际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专著2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5名。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江苏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江苏省第三届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和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和江苏省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


黄  捷

黄捷  自动化学院教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科学顾问、香港科学馆名誉顾问等,2002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研究兴趣包括控制理论及应用、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生物学、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等。2004年当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IEEE)学会Fellow2004年获第八届国际控制、自动化、机器人与视觉会议最佳论文奖。2006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高级研究成就奖。2009年当选国际控制联合会院士IFACFellow)。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首届会士。2012年获第九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会议SUPCON最佳论文奖。


徐胜元

徐胜元  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1999年于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被SCI收录90篇,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一部。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201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付梦印

付梦印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总装备部某专业组成员、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火力与指挥控制》、《导航与控制》、《光学技术》学报编委等。

主要从事陆用平台导航与控制的理论、方法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工作。担任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荣获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一等功嘉奖、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称号,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2014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王明洋

王明洋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主要从事钻地武器毁伤效应基础理论与关键防护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和军队科技重大专项等十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栗保明

栗保明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总装备部XXX专家组成员、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专业组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定向能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前沿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电热电磁发射技术、弹道学、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脉冲功率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项,获得4项专利。2004年荣获第7届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2005年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同年入选江苏“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在国内核心刊物、国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著名的物理刊物PhysReuletter,PhysiRev.E.J.PlasmaPhysics,Langmuir等发表了20余篇高水平论文。


杨  健

杨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attern Recongnition Letters》和《Neurocomputing》的编委(Associate Editor)

主要从事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在高维、小样本模式的特征抽取、维数约简以及鉴别分析的理论和算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以排名第二的身份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李  强

李强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防973项目课题1项、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1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