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类(武器系统与工程)

时间:2018-05-28 20:33 来源:南理工 浏览数:70840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源于1953年成立的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后原北京工业学院、原太原机械学院的枪炮专业、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武器专业并入。1998年按照教育部新修订的专业目录对武器类专业整合,成立“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设有火炮、自动武器、火箭炮、弹药、火箭弹、引信等6个专业方向,1999年开始招生。2012年正式进入兵器类专业目录,增设武器发射系统和智能弹药系统2个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向。2013年专业调整,弹药方向调出成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双一流A+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之一,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具有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学科交叉的军工特色。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职教师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50人,博士率86%以上,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专业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科教融合,建有6个专业方向系、4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防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唯一的专业教学兵器博物馆和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构成的多层次实践创新平台。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所、工厂、部队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等单位,在兵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研究、核心机理探索、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武器型号装备的研发、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引领我国兵器行业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

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适应国防、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防使命感,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扎实的武器系统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兵器、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程精英。

毕业后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

1)能够考虑社会、环境和相关政策法规,综合应用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相关知识,对 复杂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2)在武器及相关工程领域,具备独立从事武器装备、机械产品等研发、制造和项目管 理等工作的专业能力,取得相应工作岗位专业资质或职称,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3)能够紧跟武器及相关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工作需求,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 能力,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和技能,具有引领发展的潜能;

4)具备沟通、合作和管理能力,在团队中能有效地发挥骨干成员作用;

5)具有强烈的保密意识、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社会和国防责任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 会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

三、毕业生能力和学分要求

1.毕业生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和计算机语言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力学、机械、电工电路、测试等基础理论,以及武器系统的构造/原理、设计、仿真、制造、实验、管理等专业知识,接受武器系统的设计、技术分析、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有使用工程知识和/或现代工具开展武器系统的综合分析、创新设计、研究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备兵器类专业的基本职业和人文素养。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兵器等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兵器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提出针对兵器等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武器系统、关键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法律、安全、健康、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兵器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兵器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武器系统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兵器等相关领域相关产品设计、生产、使用等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国防、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军工产品周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国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兵器等相关工程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解和评价兵器等相关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及国防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强烈的保密和安全意识。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兵器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毕业学分要求

image.png

  3.个性发展学分

image.png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依托的主干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依托的交叉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 技术

六、专业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武器构造、弹道学、武器设计与分析、武器制造工艺、武器实验技术等。

七、主要集中实践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C 语言课程设计、各专业方向实验、科研训练、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智能弹药创新实践/武器发射系统创新实践(卓工班)等。